妊娠糖尿病:孕期不可忽视的甜蜜负担
怀孕是女性人生中的重要阶段,但伴随着喜悦的同时,身体也会面临一些挑战,妊娠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。这种在孕期出现的血糖异常问题,如果不加以重视,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。今天,我们就来妊娠糖尿病的那些事儿。
什么是妊娠糖尿病?
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前血糖正常,但在孕期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。这种情况通常在孕24-28周左右通过糖耐量检查发现。虽然大多数产妇在分娩后血糖会正常,但孕期控制不当可能增加巨大儿、早产等风险。
为什么会得妊娠糖尿病?
怀孕期间,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,这些激素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。也就是说,身体需要更多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血糖水平。当胰腺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时,血糖就会升高,从而引发妊娠糖尿病。
以下几个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:
- 年龄超过35岁
- 孕前超重或肥胖
- 有糖尿病家族史
- 曾经分娩过巨大儿(超过4kg)
- 既往有妊娠糖尿病史
如何发现妊娠糖尿病?
常规的产检中,医生会安排糖耐量检查(OGTT)。检查前需要空腹8小时,先抽血测空腹血糖,然后喝下75克葡萄糖水,分别在1小时和2小时后再次抽血检查。如果三项结果中有任何一项超标,就会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
有些孕妇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,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:
- 容易口渴
- 尿频
- 容易疲劳
- 反复感染
妊娠糖尿病的危害
如果不加以控制,妊娠糖尿病可能带来诸多问题:
对胎儿:
- 巨大儿,增加难产风险
- 新生儿低血糖
- 未来患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
对产妇:
- 增加剖宫产几率
- 产后出血风险
- 未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
科学管理是关键
确诊妊娠糖尿病后不必过度担心,多数情况下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良好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1. 饮食调整
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饮食计划。基本原则包括:
- 控制总热量,避免暴饮暴食
-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
- 优质蛋白摄入
-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
- 少量多餐,避免餐后血糖骤升
2. 适当运动
除非有医学禁忌,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如散步、孕妇瑜伽等。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,还能改善孕期不适。
3. 血糖监测
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血糖监测频率,通常需要记录空腹和餐后血糖值。这些数据能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变化。
4. 必要时使用药物
如果饮食和运动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。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,对胎儿是的。
产后注意事项
虽然多数妊娠糖尿病在产后会正常,但仍需注意:
- 产后6-12周复查糖耐量
-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
- 定期监测血糖
- 计划再次怀孕前医生
写在后
妊娠糖尿病虽然常见,但并不可怕。关键是要提高认识,及时发现,科学管理。保持良好心态,配合医生的指导,绝大多数孕妇都能顺利度过孕期,迎来健康的宝宝。如果您有任何疑问,一定要及时医生,不要自行判断或处理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