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和科学预防方法
很多人觉得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才会有的问题,其实不然。现在连30多岁的年轻人也开始出现血压偏高的趋势。更麻烦的是,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很多人直到体检才发现问题。如果你经常感到头晕、头痛,或者稍微就心慌,建议尽快测一测血压。
血压高为什么这么危险?
血压长期偏高,血管就像被不停吹气的气球,时间久了会变脆甚破裂。可怕的是,它会悄悄伤害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。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只是数字高一点,没什么大不了的,等出现脑梗、心梗时后悔就晚了。
一般来说,血压超过140/90就要注意了。但有些人血压在130/85左右就会有不适感,这说明身体已经在发出警告。别等到非要吃药不可的地步,早期干预好。
这些习惯会让血压偷偷升高
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一些日常行为正在伤害血管。熬夜追剧、上班久坐、天天吃外卖、情绪大起大落,这些都在给血管加压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有些人以为抽烟能放松,其实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,血压不降反升。
另一个隐形是盐。现在年轻人爱吃火锅、烧烤、零食,这些食物里的盐分超标。吃得太咸会让身体储存更多水分,量增加,血压自然就上去了。
科学降压其实很简单
降压不是光靠吃药就能解决的,改变生活方式更重要。每天快走30分钟,比什么降压药都管用。运动时血管会自然扩张,血压就能降下来。注意是快走,不是剧烈运动,太激烈的运动反而会让血压突然升高。
饮食上可以多吃含钾的食物,比如香蕉、土豆、菠菜。钾能中和钠的作用,帮助排出多余盐分。晚上尽量11点前睡觉,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波动。还有个小窍门:工作压力大时做几次深呼吸,能让紧绷的血管放松下来。
什么时候需要吃药?
如果改变生活方式3个月后血压还是高,或者一开始血压就超过160/100,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了。现在降压药很,不要听信"吃了就停不下来"的谣言。药量可以根据血压情况调整,有些人控制得好是可以减量甚停药的。
记住,降压药要按时吃,不能今天吃明天忘。有些患者一看血压正常就擅自停药,结果血压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,这样伤血管。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,要及时跟医生沟通换药,不要硬扛。
定期监测很重要
建议30岁以上的人每年少测两次血压。家里备个电子血压计,早晨起床后测准。测血压前要5分钟,不要憋尿,手臂要放在心脏高度。如果连续几天血压都偏高,要及时就医。
血压问题可大可小,关键是要重视。别等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才着急,从现在开始改变生活习惯,你的血管会感谢你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