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颌角手术到底能改变多大脸型?四方脸做完真的能变小V脸吗?
现在越来越多的方脸男生女生都在关注下颌角手术,但你真的了解这项手术能带来多大的改变吗?做完之后脸型到底能小多少?会不会出现二次棱角?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这个问题。
决定下颌角切除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?
很多人以为下颌角想切多少就切多少,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。切除范围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:
首先是神经线位置。下颌骨内有一条重要的下牙槽神经管,手术时必须避开这个区域。通常神经管位置越高,可切除的骨量就越多。通过CT扫描可以测量神经管到下颌缘的距离,这个距离直接决定了手术的切除范围。
其次是面部软组织厚度。如果面部脂肪和肌肉较厚,就算切除较多骨骼,外观改变也可能不明显。相反软组织较薄的人,即使切除量不大,改观也会很显著。
后是下颌骨本身的外翻程度。外翻型的下颌角往往需要同时处理外侧骨质,而内收型则更注重纵向高度的调整。
下颌角切除量通常是多少?
根据临床数据统计,东方人的下颌角切除量通常在8-15毫米之间。具体来说:
纵向切除(降低下颌角高度):一般可以切除10-15毫米,这样能有效缩短面下部高度,改善长方脸型。
横向切除(缩小面部宽度):通常可切除5-10毫米,这样能收窄下面部宽度,让脸型更秀气。
需要强调的是,切除量不是越大越好。过度切除可能导致面部组织失去支撑,提前出现松弛下垂,反而影响整体美观。
手术后脸型能小多少?
通过三维模拟系统可以预估手术。一般来说:
面宽变化:术后下面部宽度通常可减少1-1.5厘米,这个变化在视觉上已经相当明显。
面长变化:对于长脸型的人,通过降低下颌角高度,面下部长度可缩短0.8-1.2厘米。
要注意的是,这些数据只是参考值。实际还取决于个人基础条件、医生技术和术后情况。正规医院的医生都会在术前进行测量和模拟,给出个性化的手术方案。
如何判断自己适合做多少切除量?
建议通过检查来评估:
首先需要拍摄头颅三维CT,测量神经管位置和骨骼厚度。这是确定切除范围的基础。
然后进行软组织评估,测量面部脂肪厚度和皮肤弹性。这关系到术后外观改善程度和情况。
后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,可以看到不同切除量带来的预期。这样可以帮助求美者建立合理期望,避免过度手术。
总之,下颌角手术是个很精细的活,不是切得越多越好。关键是要在范围内,根据个人特点做出适合的调整。想要做这个手术的朋友,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找的医生面诊评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