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脂手术到底值不值得做?这5个医生很少主动告诉你
夏天快到了,办公室里的小张近总对着镜子叹气。她试遍了各种方法,腰腹的赘肉却像焊在身上一样纹丝不动。像小张这样对局部脂肪束手无策的人不在少数,抽脂手术就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。但关于抽脂的传言满天飞,有人说是"捷径",也有人说是"危险陷阱"。今天我们就来客观抽脂那些事。
抽脂不是替代品
很多人误以为抽脂能代替,这可能是大的认知误区。抽脂主要针对的是局部顽固脂肪,比如久坐形成的腰腹赘肉、天生的双下巴等。但它的本质是体型雕塑,而不是体重管理。正规医院的医生都会明确告知:BMI超过28的肥胖人群,需要先通过科学减重才能考虑抽脂。
不同部位的抽脂差异大
大腿外侧的"马鞍袋"、腰侧赘肉这类脂肪位置表浅的部位,抽脂后立竿见影。但像手臂后侧、膝盖内侧这些皮肤较薄区域,就需要更精细的操作。需要慎重的是面部抽脂,由于神经血管密集,必须选择的医生。一位医院整形科透露,他们每年都要接诊不少因贪便宜导致面部凹凸不平的修复病例。
吸脂方法没有优劣
现在市面上的水动力吸脂、超声波吸脂、激光溶脂等技术让人眼花缭乱。其实各种方法本质上都是先脂肪细胞再抽出,区别主要在于操作方式和期。传统负压吸脂性价比高,期稍长;水动力吸脂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;射频辅助的吸脂能同时收紧皮肤。关键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,而不是盲目追求新技术。
术后维护比手术更重要
做完抽脂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少要坚持穿1-3个月塑身衣,这是防止皮肤松弛的关键。很多不理想的,都是因为嫌麻烦提前脱掉了塑身衣。术后三个月内要避免剧烈运动,但需要保持适当促进循环。重要的是保持饮食规律,虽然抽掉的脂肪不会再生,但剩余的脂肪细胞还是可能体积膨大。
这些情况千万别做抽脂
患有糖尿病、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慎做。皮肤弹性差的人术后容易出现凹凸不平,50岁以上人群需要额外评估。女性要避开经期和孕期。近三个月内进行过其他手术的也需要暂缓。要警惕的是那些"想做就能做"""的机构,正规医生都会先做评估。
关于抽脂的理性建议
如果决定要做抽脂,记住三个要点:一是选择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正规机构;二是确认主诊医生有《医师资格证书》和《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备案》;三是不要一次性抽取过多脂肪,单次抽吸量超过5000ml就属于高风险手术。后要提醒的是,任何医疗行为都存在风险,美丽不应该以健康为代价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