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管理到底怎么做才能有?十年医美编辑给你讲清楚
近发现很多人都在聊健康管理,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。要么是方法太复杂,要么是目标定得太高。其实健康管理就像搭积木,得一块一块来,今天咱们就普通人该怎么上手。
先搞明白你的身体底子
做健康管理前,得先知道自己的基础情况。这就好比买衣服前得量三围,不少人连自己血压多少都不清楚。建议先做三件事:
,记录一周的睡眠时间。拿个本子记每天几点睡、几点醒,周末补不补觉。很多人以为自己睡够了,一记录才发现平均每天才睡6小时。
第二,测测静态心率。早上刚醒时躺着测一分钟心跳,正常在60-90次/分钟。要是超过这个数,可能近压力太大了。
第三,看看饮食结构。不用严格计算卡路里,就大概记下每天吃的蔬菜、主食、蛋白质的比例。很多人蔬菜量连推荐量的一半都达不到。
定目标要像爬楼梯
别一上来就说要月瘦十斤,这种目标会失败。把大目标拆成小台阶:
比如想,周先做到固定起床时间;第二周再调整睡前习惯,比如睡前一小时不看手机;第三周试着每天增加十分钟运动。这样三个月回头看,变化就明显了。
有个简单方法叫“五分钟起步”:实在不想动的时候,告诉自己只做五分钟。比如散步五分钟、拉伸五分钟,往往做着做着就超时了。这比纠结“要不要锻炼一小时”容易多了。
饮食调整记住两个原则
不用刻意节食,记住“彩虹原则”和“慢点吃”:
彩虹原则就是让餐盘里有五种颜色的食物,白的(豆腐)、绿的(青菜)、红的(番茄)、黄的(玉米)、黑的(木耳)。这样营养基本不会缺。
慢点吃更简单,每口饭嚼20下再咽。试过的人都说,同样吃饱,饭量能减少三分之一,胃还舒服。

运动要找不痛苦的
很多人办健身卡后都浪费了,因为太把运动当任务。其实每天累计快走30分钟就,比如提前两站下车走路回家,或者边看电视边原地踏步。
近很火的“微运动”很适合上班族:每小时起身2分钟,做几个伸展,接水时踮脚走,等电梯时练练深呼吸。别看动作小,整天积累下来很可观。

心态管理比身体管理更重要
健康管理难的不是怎么做,而是怎么坚持。三个小技巧很管用:
一是把健康习惯和喜欢的事绑定,比如边听相声边散步,看剧时揉揉穴位。
二是设置合理奖励,连续完成一周目标,就奖励自己看场电影或买本好书。
三是找“健康搭子”,不用见面,上互相打卡就行。有人陪着坚持,能高很多。

这些误区要避开
很多人总等“时机”:“等忙完这阵就开始”、“等买齐装备再锻炼”。其实健康管理怕等,今天就能从多喝一杯水、早睡十分钟开始。
还有个常见误区是追求立竿见影。健康管理通常要3-6个月才明显,别做两天没变化就放弃。把注意力放在身体感受上,比如睡眠质量好了,不容易累了,这些比体重数字更重要。

可以借助的工具
现在很多手机健康APP都挺好用,选个操作简单的记录睡眠和步数就行。实在不想用电子产品,老式的日历本也不错,每天完成就打勾,看着一排勾特别有成就感。
家里备个体重秤和软尺,每周固定时间量体重和腰围。不用天天量,数据波动反而影响心情。
后说句实在话
健康管理没有标准答案,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生活节奏的方式。别和别人比,要和昨天的自己比。哪怕今天比昨天多走了一千步,早睡了半小时,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。坚持三个月后,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开始的自己。